2019年3月24日是第24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病行动 ,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是为了纪念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以此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俗称“肺痨”,它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它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区的影响,人体许多器官、系统均可患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全球有1040万人患结核病,2016年有180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成为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每天夺走超过4500人的生命。
传播途径
一般来说,结核病多数通过呼吸道感染,当患有传染性肺结核病的人吐痰、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甚至是说话“漏风喷口水”等等,都会把含有结核杆菌的痰液带出体外,透过空气、灰尘等媒介进行传播,吸了这些飞沫的健康小伙伴,就会被传染。
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老年人等都是容易发病的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主要症状
肺结核的早期与其他疾病一样,由于病变小而没有明显症状。即使有了症状,也是一些很普通的症状,没有很明显的特点,患者和医生容易忽略。通过很多调查分析,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
1、肺结核常见症状就是咳嗽、咳痰,如果这些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高度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医。
2、肺结核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夜间出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3、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县(区、旗)、地市、省(区、市)等区域均设有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如何预防
1、增强免疫力
坚持身体锻炼,健康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愉悦。
2、讲究卫生
平时居住的地方多开窗户通风、多打扫卫生,同时要勤洗手。不管在哪里,都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
3、远离喷嚏源
流感高发时期尽量少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回避打喷嚏、咳嗽等“潜在源头”。在人流密集的场所可以考虑佩戴口罩进行预防。
4、身体检查
定期的健康体检也是必要的,特别是糖尿病、艾滋病等患者,一定要控制好病情。在这些基础上,还要注意作息规律。如果连续咳嗽2周,或咳嗽有痰、带血丝,就要到医院好好检查检查了。
结核病的防治误区
误区一、结核病不治疗也能自愈
有些人感染结核杆菌后,不出现症状,结核杆菌在其体内长期存在,如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健全,就终生不发病。但如果机体免疫力低下,结核杆菌就会大量繁殖,引发结核病症状,此时必须治疗。
误区二、症状减轻,就可以减药或者停药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病,短时间用药后虽然能缓解,甚至病灶消失,但病灶内的结核杆菌并没有被完全杀灭,患者一旦擅自减药或停药,未被杀灭的结核杆菌可再次大量繁殖,导致结核病复发。
误区三、旧病复发,只需服用上次治疗药物
有的人结核病复发了,就到药店买点以前用过的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经过治疗,患者体内存在的结核杆菌可能对所用过的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再服用前一次的用药,就不起作用了。因此,复发的患者应该到专科医生处就诊,确定新的治疗方案。
误区四、服用药后,有副作用立即停药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症状,这时应向医生寻求帮助,而不要擅自停药或换药。医生会帮助患者进对应的处理。
注意事项
高达90%的结核病患者在早期发现并配合治疗的情况下是可以痊愈的。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直至痊愈。(校医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