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

机电系

当前位置 : 校区主页 > 机电系 > 正文
退而不休挥余热,最美还是夕阳红——记机电工程系大学生人生导师
  • 发布时间:2011-07-04

  • 浏览量:

当年,他们风华正茂,握粉笔于三尺讲台指点江山,耕耘奉献,把自己的青春与智慧献给挚爱的学生;如今,他们桃李天下,却依旧用最真诚的情与爱,温暖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的心。他们,就是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老教授们、机电学子们的人生导师。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教育对大学生极为重要。当前,大学生面临学习、就业、情感、人际交往等诸多的压力和困惑,引导大学生提高素质、全面成才,要依靠学校学生工作建设、学生辅导员的教育管理以及专业教师的教书育人。于是,离退休老教授们行动起来,担当起了青年学生的人生导师,利用自己广博的文化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指点人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影响着的学生们的方方面面。

老教授们通过做报告、讲座及座谈会等形式,与学生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倾听学生心态,解答学生疑惑,为同学们指点迷津,一起规划精彩人生。

牢记党的光辉——荷英

荷英师是校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副会长,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的她,常借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与同学开展念党的程,回90雨路题教育会,进行爱党、爱国思想教育

班会中,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中国共产党90年的风雨路程、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中国执政党的原因等问题,并就党的28年的战争时期、7年过渡时期和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三个方面,讲解了党自1921年至今的发展过程,通过解放前和当今一系列数据的对比,让同学们更为直观的了解我国的发展变化。老师一再叮嘱同学们,要牢记党的光辉历程,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时光。同学们表示将更加好好的学习,争取早日入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将生命融于集体之中——童培孚

童培孚教授曾任校党委宣传部部长,这位从事大学理论教育、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将近40年的老同志没有退下来休息,而是思考着如何继续发挥作用,为学校发展再立新功。作为机电学子的人生导师,童培孚教授多次与大一新生们进行交流,并为10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同学带来了关于“将生命融于集体之中”的专题讲座

讲座中,教授列举了大家学习、生活中经常遇见的烦恼,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说,一个班级体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都有自己的任务需要完成,只有每个人都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这个集体就才会变得井然有序。他指出,如果有个人取代了你的位置,你必须用心好好想一想,为什么同学们选择他,而不是我?为什么老师也信赖他?我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做错了?想到了就要及时改正,想不到,可以去请教老师和同学,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不断进步!面对老师一系列的提问,同学们都陷入了思考当中。

“个人与集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在集体之下,个人的作用就显得渺小,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那就要看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了!”教授这样告诉同学们。

他还鼓舞同学们,不要因为自己是专科生而产生自卑的心理,更应在巩固学习基础的同时多多参加社团活动,全面锻炼提升自己。同学们了解到,童培孚教授还凭借自己的业余爱好和掌握的音乐知识,成立了“夕阳红”艺术团,带领着离退休老干部们唱响自己幸福的老年生活,大家无不为教授“退而不休”的精神所感动。

倾听科大校史,感受甲子辉煌—宋奎武

为迎接六十校庆,加深同学们对母校历史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爱校热情,人生导师宋奎武老师为10级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作了题为《科大辉煌校史》的报告。

报告中,宋奎武老师对于科大的发展历史为我们作出了详细的讲述。老师将科大的六十年的风雨历程分为创业初期阶段(19511966年)、挫折和磨难阶段(19661976年)、改革发展阶段(19761999年)、开拓前进阶段(2000年之后)四个阶段,并结合典型事件和人物作出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让同学们对母校这所以工为主,矿业见长,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有了深刻的认识。老师还希望每一位科大学子珍惜美好的大学时光,在学校的良好氛围中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和母校。

回顾校史,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科大发展的风雨历程,让大家坚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规划,同学们表示会为母校的美好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学校一起走过的59载心路历程——蒋全法

蒋全法,离退休教师,曾担任高教研研究所所长,退休后任老教授协会秘书长。虽已退休多年,仍致力于学生的教育与发展,并担任机制10-5班的人生导师,帮同学们解决一些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问题。老师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多次围绕“建党90周年”、“建校60周年”的话题进行交流。

老师说:“我们的校园是一座历史悠久,地理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的老校区。建校60周年,我已在学校待了整整59年了。”老师为大家讲述着自己多半生与党、与学校的故事和心路历程,大家被这位老教工的爱党、爱校之情深深感动。老师还经常倾听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的故事,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答。每次的交流,同学们都会围在老师周围争先提问,老师总是听得认真,仔细回答,耐心讲解。同学们总是在不舍中送老师回家。

效率是重中之重——张传亭

人生导师张传婷老师是学校退休的老干部。老师喜欢与年轻的学生在一起探讨学习方法,寻找学习乐趣,并多次通过讲座、报告与10级机制(科专)同学进行指导。

在交流过程中,老师就专科同学的学习方法进行了精妙的的指导,并提出“学习效率是重中之重,打算专升本的同学不仅要从现在开始抓紧时间学习,更重要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老师还及时发现同学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具体指导。作为人生导师,他告诉同学们:大家生活在人群里,也许一举一动都影响着身边人,自己可以去感知,去发现;面对各方的压力,更要进行适度的调整。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同学们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优化个人水平,不断完善自我人格。

老师一席话令同学们茅塞顿开,并对以后的学习之路信心倍增,让科专同学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对学习与人生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和明确的规划。

此外,老教授们还参与学生宿舍教育管理,经常走进学生宿舍,坐在学生床边,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给学生心田补充给养,为他们成长成才引航,还有老同志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等。面对一群充满朝气的新时代大学生,老教授们还通过学习网络知识,利用先进的网络工具,与同学们在一起探讨人生,交流读书心得,畅谈共同关心的话题。他们用丰富的人生经验,发挥在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管理工作水平,为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和学校的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离退休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并不等于没有用了,还可以配合学校做一些学生的思想工作。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党建接班人从高校产生,通过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应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为社会服务。如果政治方向不对,即使文化水平再高,也是不合格产品。”这是离退休老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最真实的心灵写照。

老同志退而不休,继续发挥余热,通过与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或团体辅导的工作方式,真正参与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来,为广大学生提供学习及成长中的问题的辅导与咨询,并能与学校专职学生工作队伍形成优势互补,能很好地促进整个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老教授们的支持、关怀和帮助下,机电学子在“美丽夕阳”的照耀中,正汲取着人生导师们身上积累的智慧和营养,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作者:李亚宁 编辑:魏巍)

 


上一篇: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伟来校区做报告 下一篇:齐心合力 团结协作 更创佳绩——机电工程系召开2010-2011学年学生会工作总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