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卿莉应资源与土木工程系邀请于6月14日下午在东校园4号楼报告厅为资土学子作题为《基于L-和X-波段多时相INSAR分析技术的天津地面沉降检测研究》的学术报告,测绘工程专业15级和16级全体同学参加。
报告会上,罗卿莉针对INSAR技术的研发、技术处理及应用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罗卿莉对INSAR卫星进行介绍,并就卫星获取信息的方式、分辨率及程序概念进行阐述。她提出,INSAR影像具有无需地面监测站、主动发射微波、观测地点密度高、可全天候观测、全自动化监测以及达到毫米(mm)级精度的优势。随后,她以公路、铁路及电路线塔等地点为例深入介绍了应用INSAR技术如何对地面沉降进行监测,通过克服INSAR技术的时间区与空间区的影响,采用永久散射体技术(PS技术)寻找稳定点,进行行间监测及多时相INSAR分析,得到每个PS点时间序列沉降情况、沉降的平均速率和线性分量。她强调,INSAR分析技术得到的数据要与GPS结果相互印证,确保数据及情况的吻合。最后,罗卿莉进行总结,INSAR技术相对于GPS等其他监测技术具有提供细节信息、与其他数据吻合度高及可监测分析到地下水层地质情况等优势,并在S1新型TOPS模式的PSI大区域地表形态监测、地表建筑物安全与形度检测、城市违章建筑监测及滑坡监测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罗卿莉,天津大学遥感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SAR遥感与INSAR应用、大型构筑物安全与形变检测等。发表及在投相关论文26篇,其中SCI检索11篇,EI检索7篇。曾获得第二届成像雷达会议最佳口头报告奖以及中欧龙计划第三期培训最佳墙报论文奖,担任《Remote Sensing》、《JSYARS》、《Journal of Annals of GIS》等国际期刊审稿人。(文:李晓禾 图:单坤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