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打破了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和思维活动方式,变革着组织的管理模式。高校作为社会组织的一员,也应当深刻认识到互联网为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已是大势所趋。
怎么样运用先进的“互联网+”及大数据理论,实现对管理的智慧分析决策,使学校的管理模式更加高效是我们思考的重点。“互联网+”学团—资土系学生管理信息化工程就是旨在更高效地实现学生工作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三大职能,力图为变革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学生日常管理信息化、数据化和移动化
针对资土系现阶段专业层次复杂的现状以及辅导员工作繁琐复杂的特点,实现资土系学生日常管理的信息化、数据化与移动化,我系与泰安联通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掌上学团”学生管理系统。该系统综合学生个人课表、成绩查询、早签、请假等功能为一体,用于综合管理学生、学生组织的各种信息和学生一日常规。采矿(科本)16-1的刘永康说,“以前早签需要携带校园卡、人工打钩签到,现在只需要打开APP,自拍一张就可以完成签到,十分便利”。为满足我系学生较大的使用量,“掌上学团”APP的服务器端采用B/S模式,管理员用户使用浏览器对数据进行管理,普通用户使用Android、IOS手机APP客户端方式登录,使用网络及短信进行交互,辅助辅导员办公。
实现新闻宣传线上线下双同步
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沟通工具如QQ、微信等,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地安排设计,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的目的。资土系推出“资土学团”微信公众平台与“资土小秘书”QQ号等自媒体网络宣传平台,将系部的新闻宣传工作从单一的网站宣传扩展到普及性和关注度更高的主流网络媒体。
“资土学团”自推出以来,一直秉持着严肃活泼的工作基调,紧密结合国家时事、系部新闻及重要通知,进行微信推送,将信息下发至每一位同学手中,截止到现在,“资土学团”关注人数达9875人,单个推送的浏览量达300人次,评论众多。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化、传递网络化
我系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将每个学生及老师活动、会议进行归档记录,力争建立精品资源库,把现有的平台建成一个生态系统,为师生服务的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系统。此外,互联网+平台还可将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为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的改变提供帮助。
借助互联网工具,信息传递更将迅速、便捷。我系学生活动预告、活动报名、调查问卷、优秀学生评比、天气转凉通知等信息通知通过微信公众号传达,微信公众号在更新内容的时候,会提醒每一位关注者及时查看,减少了信息传递的时间,降低了学生错过信息通知事件的发生概率。我系辅导员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直接通知给每一位同学,再将信息反馈统计工作交给各个相应班干,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管理的效率。
资土系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着力推进我系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网络化、系统化、信息化,更高效地实现学生工作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三大职能,更好的为我系师生服务。(文:李晓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