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安校区东校园校外公有房屋租赁权在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公开竞拍,这是资产管理办公室创新引入专业竞拍机构与公共交易平台机制的一次成功实践,既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依法保障了承租人合法权益。
政策落地,筑牢合规基石
此次招租严格依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738号令)、《山东省省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政策要求和《山东科技大学公有房屋场地对外出租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构建了全流程合规体系。资产管理办公室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租金评估,拟定的出租方案报校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通过、学校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和校长办公会研究审议通过。
流程创新,激活市场价值
在招租流程合规基础上,校区创新采用“专业机构+公共平台”的交易模式,将适合竞拍的校外房屋租赁权全部采用竞拍模式,校内业务仍沿用传统的“采购代理机构+线下竞争性磋商”交易模式。通过委托专业竞拍机构全程策划,依托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熟的网络竞价系统,将招租信息在多个平台网站同步发布,吸引更多的单位参与竞买。交易过程中,平台自动记录报价轨迹,实现“阳光操作”全程可追溯。这种模式突破传统招租局限,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信息披露最大化,有效提升资产使用效益。
法治护航,保障承租权益
为落实《民法典》第734条关于优先承租权的规定,竞拍交易系统在竞拍规则中专门设置原承租人优先竞价环节,这一功能正是传统线下协商、现场竞价等模式难以实现的。在前期资格核验中特别纳入“过往依法依规经营记录”,若原承租人存在违规经营、拖欠费用等情况,将失去优先竞价资格,这一流程设计倒逼商户重视合规经营,提升经营信誉,同时新承租方也能清晰知晓经营规范要求,为后续资产使用与管理减少潜在风险,更有望缓解长期困扰资产管理者的个别商户不服从管理难题。同等报价条件下,原承租人可通过系统延时机制行使优先承租权,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可操作的交易流程,既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又保障了现有承租人的合法权益,实现了法治精神与市场效率的有机统一。(资产管理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