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新闻

当前位置 : 校区主页 > 校区新闻 > 正文
校医院在开拓创新中稳步前进
  • 发布时间:2005-06-09

  • 浏览量:

 

    校医院2002年一举通过泰安市卫生局,泰山区卫生局专家验收,成为“一级甲等综合医院”;积极组织师生无偿献血,使我校连年被泰安市评为“无偿献血先进单位”;2003年为我校抗击非典作出贡献,2004年承担了全校80%教工查体,教工满意率创历史新高;近年来连年被后勤公司评为先进单位……,当人们提起校医院的荣誉时,院长门德良却说,“荣誉只说明过去,未来有待开拓谱写”。有志者事竟成,暂且不提校医院已取得的荣誉和成绩,只论2005年开局工作的新举措;

新建门诊部 服务受欢迎

为更好地为原财会学院离退休职工及家属服务,成功建起了规范的花园街门诊部,新上了诊疗设备、设施、配齐办公设备,选派技术全面的优秀医生坐诊,目前该门诊部可大致满足我校居住在该小区教工及家属的取药、打针、输液、外伤处理,儿童防疫及健康咨询等诊疗需求,教职工非常满意。校医院两位院长多次巡回指导,表示今后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再配备一名护士,以更好地为教职工服务。

新建理疗科 医院有特色。

泰安校区离退休职工约700余人,占我校离退休职工总数的90%,进入暮年的离退休职工,大多身患多种病,医疗需求比较高,颈椎病,腰椎病是最常见的,腰酸背疼,手足麻木经常发生,成为部分老同志的一大“心病”。我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比赛中经常发生跌打损伤,而推拿按摩疗效最好,见效最快,根据师生们的现实病痛,校医院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成立理疗科。报后勤公司领导批准后,立即付诸实施。没场地,他们决定用学校批复给校医院的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备用房,平时用于理疗科,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即可改建为符合当地卫生防疫主管部门要求的医疗场所,一使两用;没专业技术人员,他们苦思暮想,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引进人才;合理调整班次,挤出人员外出短平快地进修学习;没设备,他们用创收的设备折旧费,经过考察解放军88医院,市中医医院等理疗科,引进先进的疗效显著的设备……,在后勤公司领导的支持、鼓励下,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一个配套基本完备,设备比较先进、技术水平较高的理疗科建起来了。经过两个月的免费为患者治疗,宣传了自己,推销了自己,疗效更证实了自己。如今患者络绎不绝,一句句赞叹,一声声谢意,一封封表扬信,一面面锦旗,一张张由痛苦转变成微笑的面孔佐证了理疗科全体医务人员的良好医德医风和高超的医术水平,然而这封封表扬信、面面锦旗是理疗科主任李吉刚、医生岳义亮、张展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门德良院长表示,校医院将继续完善相关设施,引进更先进,更高疗效的设备,支持鼓励医生进修学习,提高医术、切实为病人解除病痛而奋斗。

大幅度低药价 让利于师生

新年伊始,校医院大幅度调低药价,现大部分药品售价已接近药店售价,并且,所有就诊者免收挂号费。门德良院长谈起这些,感激地说:“为感谢校领导、校区领导给予校医院优惠政策,感谢后勤公司领导的全力支持,我们把感激落实在行动上,大幅度调低药品售价,让利于师生,因为现在校医院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了,而是以优质服务不目的,让广大师生满意,让离退休职工满意”。

改善医疗环境 提高医术水平

当你走进校医院,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的优雅环境令人倍感轻松舒适。病房被褥、床单、枕头更换一新,医务人员服装洁白整齐,医容医貌端庄大方。从微观上,校医院注重消毒隔离技术的落实和无菌观念的强化,今年上半年泰安市、区卫生局、防疫站等行政主管部门两次抽查督导工作,各项检测指标均达优秀水平,给予了很高评价。

校医院不仅注重医疗环境的改善,更注重医务人员内在素质的提高,医德医风教育常抓不懈,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了卫生部新颁《处方管理办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行业文件,使各项诊疗活动渐趋规范、标准。在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方面,近年来,校医院采取选派医生到市内各大医院进修学习的方式,轮训医生,时间短、医术提高快,与此同时,也密切了与当地各大医院的良好关系。

 

 

泰安校区后勤公司

2005年5月20日


上一篇:山东省第三届离退休干部工作研究会年会在我校召开 下一篇:管理系开展文明宿舍评选活动